專訪花蓮智慧教育中心 田益龍組長
採訪 劉冰倩
攝影 岳宛妮
太平洋的風日夜飛行,它越過大片蔚藍輕拂人們的面龐,最終探入巍峨的中央山脈,留下幾許跫音。花蓮的孩子年復一年接受海洋和風的滋養,成長得健壯純真。
108課綱帶動科技教育席捲全台,科技教育可分為資訊科技和生活科技,以不同方式培養孩子的運算思維和實作能力。教育部為國高中科技課程制定了明確課綱,國小階段則以科技融入各領域議題為主要目標。
花蓮是全台唯一科技教育普及率百分百的縣市。花蓮的孩子正逐步培育接軌世界的能力,可望在未來成為極具能見度的腦力潮流。
衛星概念,分區打造科技教育系統
「縣府目前在花蓮市設置智慧教育中心,另在北中南分設花崗、光復、玉里三個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。我們是以衛星概念進行組織架構,由這些中心帶動周邊國中小進行師資培育和課程發展。」
田益龍組長認為,衛星概念是得以讓科技教育普及的重要架構,每個區域中心可協助在地國中小,也能向高中職申請設備借用、課程合作和職業探索。
「大學教授的創新思維也是我們借重的能力。」田組長表示,大學教授的理念和國中小教學現場自然有相當落差,所以需要大學、區域中心和學校溝通磨合,使師生都能因這些創新課程受益。
「成大蘇文鈺教授的PTWA(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)和玉里自造教育中心的合作就是很成功的例子。」PTWA以開源軟硬體發展的自走車課程和競賽,讓孩子提早進入高手如雲的開發者世界,紮紮實實打造創客能力。
專業師資少,推動科技教育大難題
花蓮縣小校多、偏鄉多、教師流動率高,而科技教育又亟需專業師資,所以推動教師增能成為智慧教育中心相當重要的任務。
「國小階段由縣府進行教具採購和課程發展,透過廣開教師研習、錄製線上課程使老師們願意用這些教具上課。我們另外也舉辦競賽,鼓勵學校和孩子積極參與。」
「我們也很希望國小校長成為領頭羊。」田組長表示,在沒有課綱規定學習指標的情況下,國小校長的推動意願會是科技教育是否成功的關鍵。為了增強校長的意願,國小相關競賽也採用分制分流的方式,讓資源充沛的精英大校和地區小校分開比賽,確保所有孩子獲得公平競爭的機會。
「我們觀察有些學校確實會因此變得積極參與,像吉安的化仁國小今年8月就參與縣府舉辦的光環板競賽,獲得特殊表現獎喔!」田組長說得眉飛色舞。
「國中階段,民國80年代有許多出身自機械和資訊科系的科班老師,他們在進入學校後可能因應環境政策改教其他科目,我們現在就是把這些老師找回來,讓他們增能、換證。」
田組長認為,教師增能是智慧教育中心相當重要的任務之一,為此同仁們廣蒐全台、排定多樣豐富的研習課程,讓花蓮的老師們得以接軌潮流,選擇最適合自己學校和孩子的教具和學習方式。
屬於全體花蓮縣民的科技教育中心
談到科技教育對花蓮的重要性,田組長這麼告訴我們:「花蓮整個區域缺乏高科技產業,如果不推動科技教育,孩子會對科技很陌生,也很難接軌高中職所需的相關技能。目前我們也嘗試在幼兒園所推動不插電教學,及早培養孩子的運算思維。」
然而科技教育不能只有教育當局和學校努力,家長的了解和參與也相當重要。改變縣民對科技的理解和認知,使大家樂於接觸科技知識,也成為花蓮智慧教育中心的重要任務。
「除了進行教師研習和增能,智慧教育中心也提供一般民眾科技課程、鼓勵親子共學。我們相當認真經營中心的研習課程,這裡場次多、內容多元,久而久之自然有口碑!」花蓮智慧教育中心的課程幾乎全年無休,108年3月成立至今,已辦理總課程194場次、總時數880小時、總人次3012人,接待無數國內外參訪團體。
在木工機械隆隆作響中,我們告別了這座明亮快樂的科技堡壘,期待每次回來都能看見更厲害的課程和作品,期待花蓮的大小孩子們都能在此樂享科技!
Commentaires